中华现存最古老的砖塔
我想偷一部时光机,
和你们一起去找寻逝去的某个场景。
在那中华最古老的砖塔下,
古柏、古银杏、古槐与古塔相伴着。
还有那几通古碑,如一幅古朴壮丽的画面,
古碑的字里行间,把人带入遥远的魏唐年代。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其造型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
砖筑密檐式十二边形砖塔,恐怕在全世界也不多见。
就是这座砖塔,著名的建筑大师梁思成曾向中央政府开列了一份必须重点保护的文物清单,根据重要程度,梁思成在其前面分别标上五个圈、四个圈、三个圈……而嵩岳寺塔前赫然标上了五个圈,可见这座塔的珍贵之处吧?!
古塔在寺中,而当初建造嵩岳寺塔的本意,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的离宫,后来在正光年间改名为闲居寺,这名字一听就可以判断出是皇帝到此休闲的地方,古塔的建造就是在正光年间。到了隋文帝杨坚的仁寿二年,闲居寺改名为嵩岳寺。再到唐代,武则天曾陪同唐高宗游历嵩山,这里便改为了皇帝的行宫,少林寺兴旺起来后,嵩岳寺日渐衰微,却只有这座古塔,清冷寂静的守在嵩山山脉中,见证着天地之中的沧桑变化。
嵩岳寺塔的另一独特之处是塔刹部分是石雕,其它皆以糯米汁拌黄泥做浆,小青砖垒砌,这种选材及用料在世界上是首创,也是独创。正是这深秋的绚丽季节,银杏将古塔妆点,那耀眼的黄争相绽放,一幅热情充满生命力的模样。
塔心没有众多古塔那种赖以登阶的梯子,空空荡然无物,视觉里只有密密麻麻的小青砖裸露在塔壁上,令人目眩与遐想。打开地宫所在处的入口向下探,地宫门楣上有明显的线刻纹路,只可惜天太晚没有梯子没能下到地宫一探究竟。
一通古碑竖立在塔前的古寺中,“大德大证禅师碑”刻于大唐大历四年,碑文详细记载了大证禅师的生平事迹和佛教禅宗初祖达摩的传法世系,由唐代大书法家徐浩撰写的楷书刚劲有力。说到徐浩,其当时的声名远远超过欧阳询和柳公权等人,却因为是御用书法家,后人都认为他的书法有柔媚之气,于是渐渐的被人忽略。
最是虚心填岁月,一身铁骨傲山川,古塔也曾被人,被岁月忽略,难得的是一份不悲不喜的境界。
某些时候,一段旅程是否留在记忆深处,其中的人和故事,才是构成是否恋恋不舍的缘由。于是不同的人,便赋予了寻古不同的意义。
或许你会问我,嵩山的日落美吗?我只想说,别人眼中的风景再美,那也是别人的,你一定要自己去看看,尤其是去嵩岳寺塔点缀的风景中去看。
那是多美的一个黄昏,夕阳的余晖金灿灿的照耀着嵩山山脉,而古塔,在整片山脉中最为耀眼。老白带我们赶往山间的观景台,眼望着如此美的夕阳日落,全身只有一种感觉,每一个毛孔都浸透着喜悦。
那种美,不必诉说,深情地凝视过就会懂得。
于是最美好的旅程,莫过于有一个你说什么他都懂,他说什么你也懂的人同行。
而寻古对于风景的意义,或许也同旅者一般,需要懂它的人来邂逅。
太激烈的情绪,会怠慢了那些风景。
它不浓烈,不特立,甚至招惹不起走南闯北见惯了世面的游客不屑的挑剔。
嵩岳寺遗址上,古树与古塔相伴着,置身在古树与古塔间,夕阳似乎穿透了我的身体,暖暖的。
在这绝尘高格、坐看云起的大雅之地上,它们不曾被世俗的乱步与利益的钱袋踏污尘扬,众人大都忽略了它们,然而正是这份忽略,才让它们得以存留一份心安若佛的静美吧?!
古迹只是生活的标本,只有你愿意跟着它一同去呼吸原本就世俗的空气时,它才会复活,并且与你对话,告知你,那些隐在浮华背后的故事。
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只是静静地望着,于是所有的心情都在那里,于是在落日那一刻,夕阳把整个世界都给了你和我。
往期精彩推荐
您的转发就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支持原创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为作者打赏
个人原创寻古类图文
欢迎朋友们关注与分享